民警蔡文君:“多做一点,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发布时间:2025-01-24 23:42:01

□南京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

通讯员鼓公宣曹宇

“其实,我从来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努力把一件件小事做好……”51,鼓楼公安分局中央门派出所教导员蔡文君告诉记者。

从警21来,始终扎根一线的蔡文君,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江苏省政法先进典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十佳政法干警”、南京“最美警察”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嘉奖9次、优秀公务员10次。他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南京公安的实践样本,辖区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传着他的爱民故事。

365天穿警服的他,收获群众的笑容和认可

51上午7时,当清晨的阳光洒满蔡文君的办公室,他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派出所。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21,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21个“五一”假期。打开笔记本,蔡文君仔细在笔记本上书写着“五一”假期的待办事项。从89份到中央门派出所任职以来,他总是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每完成一件事,就用横线把这件事划掉。

在一本本笔记上,蔡文君写下了一桩桩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又用汗水、付出和坚守,“划掉”了群众的烦恼,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难题,处理了无数棘手的治理“硬骨头”,也收获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上午8时许,记者和蔡文君来到工人新村小区时,远远地便看到大门口正踩着缝纫机踏板修改衣服的程女士。见到蔡文君过来,程女士立刻高兴地和他打了声招呼,“蔡教,小长假还不休息啊,怪不得你咳嗽总好不了……”蔡文君笑着说:“大姐,我好多了,你放心。我就在社区转转,看看大家。”

“和程大姐相识,是因为我习惯穿着警服上下班。”蔡文君告诉记者,8,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搬到了派出所附近的小区。从那以后,居民们慢慢习惯了这个365天穿着藏蓝警服的“邻居”进进出出。

9的一天早上,蔡文君在上班路上,走到工人新村小区大门口时,被程大姐拦住。经过交流,蔡文君得知程大姐下岗多,丈夫身患多种疾病,为补贴家用,她在小区门口摆起了缝补摊。但由于小区即将改造,需要封门施工,她的摊位也被取缔了。全家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让程大姐感觉天似乎都要塌了。正在手足无措时,程大姐忽然想起每天一早都会有个穿警服的人经过她的摊位,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拦下了蔡文君。

为了帮助程女士解决困难,蔡文君一趟又一趟地跑社区、街道、城管,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沟通,终于在小区改造结束后,让程大姐拥有了在2000多住户的小区正大门摆摊的“特权”。程大姐对这个摊位格外珍惜,每天都把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主动承担起大门周边卫生的清扫工作。

“这件事结束后,程大姐特地亲手做了一面锦旗送给我,让我感动了许久。”蔡文君告诉记者,仅2一时间,中央门派出所就收到表扬社区警务工作的锦旗76面。

一次又一次长谈,照亮幸福的希望

上午9时许,蔡文君敲响了辖区一户家门,满头银发的刘奶奶打开门见到蔡文君后乐开了花,连忙招呼他进屋。客厅虽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躺在床上的张爷爷,嘴角上扬,一只手摆动,用自己能活动的肢体部位,表达对蔡文君到来的喜悦。

0,蔡文君跟着社区民警孙本银来辖区登记人口信息,结识了因30多前遭遇车祸全身失能、终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张爷爷,以及独自照顾老伴的刘奶奶。即使生活存在诸多困难,但是依然保持着积极生活态度的两位老人令蔡文君动容不已。

“天气马上热了,张爷爷常在室内,更要特别重视呼吸道的健康,我来帮您把空调滤网清洗一下!”说着,蔡文君脱掉警服外套,熟练地打开空调外罩,开始忙碌起来。

在聊天当中,蔡文君得知,老两口的儿子小张通过自身努力,在外区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想把两位老人接过去,换个更舒适的环境居住。

“这都要感谢您对他的帮助!现在真的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刘奶奶拉着蔡文君说。原来,蔡文君初识刘奶奶一家时,他们的儿子小张因交友不慎沾染上了KTV品,并且因为涉KTV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正在监狱服刑。了解到儿子是老人最大的牵挂,蔡文君积极协调小张所在监狱与小张取得了联系,在一次又一次的长谈中,本来对生活绝望的小张,明白了生活的责任,也看到了幸福的希望。在蔡文君的帮助下,小张通过自学技术成功减刑,出狱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是小张自己争气,以后也可以带着你们二老一起享福了!”谈笑间,蔡文君忙好手上的活,又检查了一下厨房灶具及天然气使用情况。临走前,蔡文君叮嘱两位老人,等搬家时,一定要通知他过来帮忙。

以真心换真心,用温暖打开心扉

“我和蔡教能够交朋友,都是蔡教‘黏’我‘黏’出来的。”上午11时许,小区里迎面走来的老李向记者介绍。

时间回到8,蔡文君刚调到中央门派出所不久,辖区里有不少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事大多是“疑难杂症”,其中就包括老李。“你一个派出所的,能解决问题吗?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看到**来的蔡文君,老李说,他给蔡文君吃了连自己都数不清的“闭门羹”。

面对老李的拒绝,蔡文君还是“黏”上来,三天两头不是电话就是微信,聊聊家里情况,问问身体状况,慢慢地,老李有什么话都爱和蔡文君说,“我说完就算了,可他都听在心里。”听说老李心脏不好,蔡文君就想方设法买来了药;知道老李为孙子上学发愁,他又到处联系、帮忙;一时没有地方住,还是蔡文君想办法,让老李有了落脚的地方。“他又不是大领导,干成每一件事,不晓得要找多少人说多少话,他从来不讲,办好了才告诉我。”2,蔡文君为老李的事忙碌奔波,多没回家。后来,老李得知那时蔡文君的爱人正在医院生产,又惊又愧。

“人是‘处’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蔡文君微笑着告诉记者,“多做一点,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就是这句“多做一点,问题可能就解决了”,让蔡文君解决了86件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1200余起复杂矛盾,用温暖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曾经紧闭的心扉。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