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第一大厂”蝶变,向“百年老店”迈进

发布时间:2025-01-24 16:12:02
南化苯胺装置。 南京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1937永利铔厂厂区全貌。 资料图片

□通讯员张威郑瑞

南京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不能强攻,不能**。”“如果毁坏了永利铔厂,就毁了半个南京城。”……1949421,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104师炮兵营带着毛KTV的指示,占领了凤凰山,进驻永利铔厂,“远东第一大厂”就此迎来解放。

永利铔厂全名“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于1934创办,是中国化工的摇篮,也是中国石化南化公司的前身。中国的第一袋化肥、第一包催化剂、第一台高压容器以及第一套合成氨、硫酸和硝酸等装置都在这里诞生。

如今,走进南化公司,徘徊于范旭东先生塑像与专家楼遗址、厂史陈列馆等处,依然能清晰感受到这家拥有90历史老化工企业经历的沧桑。

重获新生时,永利铔厂虽已成立15,但大部分时光都在战乱中度过。抗战胜利后,铔厂“所有残余机器设备,外表虽能保持旧观,但实际上丧失效能甚多,整理复旧倍感艰巨”。再加上国民 腐败使得铔厂继续在挣扎中前行,南京解放前夕,更因原料、电力供应中断,资金枯竭等原因,已是奄奄一息。

1948秋,眼看大势已去,厂内国民党军统特务与厂外地主武装还乡团大褂子队公开叫嚣:“搬迁工厂,搬不动就炸毁,不给共产党留一粒米,一颗螺丝钉。”

早在1947525,永利铔厂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西厂门凤凰山南坡正式成立。永利铔厂地下党支部依靠工人群众,成立由工人、职员、厂方三方面结合的“永利铔厂同人互助会”。1800多人的互助会,成立纠察队昼夜站岗巡逻;工程队修复围墙上的电网,架设探照灯;生产组开垦荒地种菜;交通运输组抢运粮食及生产必需品储备入仓……最终,挫败了厂内外反动势力破坏永利铔厂的阴谋,保住了企业,圆满完成了 南京市委下达的迎接解放任务。

1949421下午4时,代理厂长赵显斋和地下党员王克武等人打开紧闭的厂门,把解放军迎进工厂。101,永利铔厂职工举行了第一次隆重的升旗仪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永利铔厂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以来,南化公司积极探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建成了大乙烯、大化肥、己内酰胺等大项目;跨江牵手,实施两个南化重组整合,进一步建立起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助剂、化机制造和科研开发一体化发展格局。

进入新时代,南化公司致力于探索绿色转型升级之路,跳出南化发展南化,跳出化工发展南化,由传统化工产业向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高端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高端研发策源地和碳产业科技转型升级。

今328,南化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南化公司多科技进步成果转化,与南京工厂共同形成苯胺、橡胶助剂、MIBK细分领域行业最大产能。

在南京现有区域,将南化特有的无机化工资源优势与南京周边半导体产业区位优势有效结合,加快进军超高纯电子化学品产业,推进G4级硫酸项目建设;推进南化机“智能制造+高端服务”转型,制定成立中国石化区域维修中心方案,启动千吨级装备制造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如今,南化公司的转型升级发展攻坚突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踏上新征程,曾经的永利铔厂不断蝶变,正向着建设绿色洁净、高端智能的卓越南化,打造基业长青的“百老店”目标持续迈进。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